
本期從6方面講解:國內麻醉機和呼吸機用呼吸管路產品的注冊審查要點。
1. 監管信息
·產品名稱:需符合《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》,如“一次性使用無菌呼吸管路”或“重復性使用呼吸管路”,名稱中需體現使用次數(一次性或重復性)和滅菌狀態(無菌或非無菌)。
·注冊單元劃分
同一單元:結構相似(如單管路型、雙管路型、帶積水杯型)、性能指標和預期用途一致;
不同單元:滅菌方式(無菌、非無菌)、使用次數(一次性、重復性)不同。
·產品列表:需列明型號、規格、結構組成、唯一標識(UDI)。
2. 綜述資料
·結構及組成
單管路型:單向氣體通道(麻醉機→面罩);
雙管路型:雙向通道(吸氣支路+呼氣支路),可能含積水杯(處理冷凝水);
材質:硅橡膠(柔韌性佳)、PVC(成本低)等。
·工作原理:通過負壓或虹吸作用實現氣體輸送與排出,積水杯用于防止液體逆流。
·適用范圍:明確用于麻醉機或呼吸機與面罩的連接,禁忌證通常為“無”,但需警示材料過敏風險。
·不良事件:關注氣體泄漏、接口破裂、連接不牢等問題,需分析同類產品的召回及不良事件記錄。
3. 非臨床資料
·風險管理
生物學風險:滅菌失效(SAL需達10??)、材料生物相容性(如硅橡膠硫化劑殘留);
化學風險:加工助劑毒性(如粘合劑環己酮限量控制);
使用風險:操作不當導致管路打折、連接脫落、交叉感染。
·技術要求
性能指標:尺寸(如外徑標注Fr/mm)、氣流阻力、泄漏率(≤30mL/min)、順應性、抗靜電性等;
滅菌要求:無菌產品需驗證環氧乙烷殘留量(EO≤10 μg/g)。
·研究資料
生物相容性(GB/T 16886.1):至少包括細胞毒性、致敏、刺激試驗;接觸時間>24小時的需增加急性毒性試驗。
滅菌工藝:優先采用環氧乙烷(GB 18279)或輻射滅菌(GB 18280),需驗證殘留、包裝適應性。
有效期驗證:實時老化或加速老化(YY/T 0681),包裝需通過運輸測試(振動/堆碼)。
重復使用驗證(若適用):明確清洗、滅菌方法、最大使用次數及性能驗證。
4. 臨床評價資料
產品列入《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》,需提交與同類產品的對比說明(結構、性能、適用范圍)。若無法證明等同性,需根據《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》補充數據。
5. 說明書與標簽
·說明書內容:
明確使用規范(如:連接方式、積水杯維護)、禁忌證;
警示信息(如:一次性使用、包裝破損禁用);
重復使用產品需注明清洗、滅菌方法及最大使用次數。
·標簽要求:標注滅菌方式、有效期、規格(Fr/mm)、UDI及抗靜電標識(如適用)。
6. 質量管理體系
生產工藝需明確關鍵工序(如管體成型、接頭焊接)和特殊過程(如粘合劑使用);
生產環境需符合《無菌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》。
*【久順企管集團】近30年全球合規技術專家,中國\西班牙\荷蘭\美國\英國均設公司,擅長產品注冊、臨床研究與臨床評價、生產許可證、經營許可證、質量體系GMP等服務,優厚的咨詢管理和技術服務經驗,深耕無菌\非無菌\植入\有源\體外診斷等醫療器械領域,為產品暢行全球護航。
